::: 新文本運動 :::
 
 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 
 
 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「劇作家檔案」每季發佈一次,每期將會引介一位當代英國、德國或法國的劇作家,組織多篇專論文章以剖析劇作家的劇場美學、語言風格、在本地和外國的演出狀況等。同時亦會網羅大量劇作家的劇作出版及研究書目、評論列表、香港及華文界演出資料整理等,供有興趣的人士參考。
莎拉‧肯恩(Sarah Kane)-劇作
     
    劇情簡介

1. Blasted(1995)

故事開展於一間高級酒店房間,舊情人Ian與Cate於連連雨聲下,展現一場情慾角力,Ian不斷以帶有性意味的暴力語言挑逗、逼迫Cate,甚至把Cate強暴。突然一枚炮彈轟開房間,士兵現身門前,士兵向Ian講述各種慘不忍睹的戰爭罪行以及自身復仇故事,繼而把Ian雞姦,吸出他的眼球吃掉,然後自殺身亡。

此時,Cate帶著一個嬰兒回到房間,嬰兒死掉,Cate把嬰兒埋藏於房間地板下,然後外出以身體交換食物充飢。Ian扒開地板吞吃嬰兒屍體,然後爬進嬰兒身旁的洞裡。Cate回到房間填飽肚子後,把餘下的食物分給奄奄一息的Ian,全劇以Ian向Cate致謝作結。


2. Phaedra's Love(1996)

故事改編自古羅馬一個經典的皇室亂倫故事,皇后Phaedra瘋狂愛上了她的繼子Hippolytus,但繼子則因為自戀情結和道德癖,多次拒絕了繼母的勾引。在這個改編版本中,繼子Hippolytus成為中心人物,以冷漠回絕繼母的愛慾,最終驅使Phaedra在極度絕望中自殺而死。


3. Cleansed(1998)

故事背景為一所儼如折磨集中營的大學裡,由虐待狂Tinker監管。故事當中的年輕姊弟、精神錯亂的男生、男同志伴侶以及脫衣舞者,每一個角色都深愛著另一個人,然而,置身於Tinker的酷刑之下,愛情的極限備受測試。


4. Crave(1998)

《渴求》的部份對白取材自《聖經》和T. S. Eilot名著《荒原》(The Waste Land)。劇中共有四個角色,分別是A、B、C和M。對白中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,角色之間時而交談,時而自白,對白中零散暗示各式各樣的創傷和慾望。


5. 4.48 Psychosis(1999)

Sarah Kane最後一個劇作,五個劇作中最短小而最斷裂的作品。清晨4時48分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,亦是飽受抑鬱症困擾的劇作者最為清醒的時份,劇作是要展示這種精神崩潰中的清醒時刻,跟外部世界之間的關係。劇中把在去人物化和去情節化形式推向極致,沒有明確的角色和對白,而只有大量片碎的獨白和對話,以無規律的詩句、標點、數列、詞列、字母組合、臨床記錄等語言表達。透過語言碎片,劇作表現了Sarah Kane在精神崩潰狀態裡的主體斷裂,以及她如何在意識困擾中作垂死掙扎。

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編者前言
新文本的原型
專題文章
抑鬱與直面:莎拉‧肯恩(Sarah Kane)
SK語錄
莎拉‧肯恩 如何勾引我們?—香港演出者對談
轉載文章
無人觸及之死亡幽谷
Sarah Kane 閱讀筆記
愛的浪漫與殘酷——莎拉肯恩的浪漫主義
莎拉•肯恩的儀祭
劇作
劇情簡介
參考資料
::: 新文本運動 ::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