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 新文本運動 :::
 
 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 
 
 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「劇作家檔案」每季發佈一次,每期將會引介一位當代英國、德國或法國的劇作家,組織多篇專論文章以剖析劇作家的劇場美學、語言風格、在本地和外國的演出狀況等。同時亦會網羅大量劇作家的劇作出版及研究書目、評論列表、香港及華文界演出資料整理等,供有興趣的人士參考。
莎拉‧肯恩(Sarah Kane)-編者前言
     
    新文本的原型
    鄧正健

不是說定義「新文本」毫無意義,而是說在未真正解開新文本的秘密之前,不必急於下任何籠統的定義。以莎拉‧肯恩(Sarah Kane)作為開啟新文本的鑰匙,即使不是為任何學理上或歷史上的因由,也肯定是受到一種美學感召產生的巨大衝動。的確,不論從當代英國直面劇場(In-yer-face theatre)和「新書寫」(New Writing)風潮的脈絡去看,還是放大至整個歐陸當代劇場的趨勢來看,莎拉‧肯恩始終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影子。在她短促生命中所創作的五部傳世劇作裡,我們可以找到歐陸新文本風格中的大量原型,閱讀她的劇作,有時甚至會予人一種印象:所有歐陸新文本的書寫,似乎都是從莎拉‧肯恩處發展出來的。

這次的劇作家檔案組織了一些文章和資料,希望能為遠在華文世界的我們,提供一些認識莎拉‧肯恩的切入點。除了關於肯恩的生平、作品特色及美學風格的基本介紹之外,我們特別整理了一個〈SK語錄〉,收錄了肯恩對劇場藝術的種種自白。在評論肯恩時,劇作家總是長期缺席的,透過這個語錄,我們希望讓她的聲音能以劇場文本以外的方式,再次呈現於世。另外,過去數年來,當肯恩逐漸進入香港劇場界的視野時,不少劇場工作者亦抱著仰望的心態,嘗試挑戰肯恩的劇作。我們找來了幾位曾在香港排演莎拉‧肯恩劇作的劇場朋友,分享他們認識和閱讀這位天才劇作家的經驗。在對談當中,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條莎拉‧肯恩如何輸入香港的軌跡。最後,我們亦特意轉載了幾篇關於肯恩的舊文,作為另類參考。


 ::: 新文本運動 :::
編者前言
新文本的原型
專題文章
抑鬱與直面:莎拉‧肯恩(Sarah Kane)
SK語錄
莎拉‧肯恩 如何勾引我們?—香港演出者對談
轉載文章
無人觸及之死亡幽谷
Sarah Kane 閱讀筆記
愛的浪漫與殘酷——莎拉肯恩的浪漫主義
莎拉•肯恩的儀祭
劇作
劇情簡介
參考資料
::: 新文本運動 :::